发布时间:2025-04-05 07:25:21 来源:一线报道网 作者:红豆
美食家、前间谍(有可能)、俄罗斯文学爱好者、法国新浪潮电影粉丝、葡萄酒达人、暴脾气、父亲般的形象、在进攻上颇有造诣的防守大师、美职体育联盟任期最长的主教练——种种元素汇在一起,最终在圣安东尼奥这座小城打造出一支王者之师。这就是波波维奇的塑造辉煌之旅。
文/Jack McCallum译/Marat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德克萨斯某小镇的停车场,在太阳的炙烤下,柏油路面几乎要融化了,只有寥寥数名球迷正在听一位名叫格雷格-波波维奇的平头助教耐心地讲解篮球基础。和波波维奇一起参加圣安东尼奥马刺一年一度大篷车之旅的是一位未来的球星肖恩-埃利奥特,一个扎着头巾、略显古怪的中锋德维恩-辛特祖斯,以及马刺吉祥物郊狼。
/71
|
微博0
体育图片中心 | 查看图集 |
在NBA历史长河中,教父是一群最稀有神秘的物种。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一代王朝的背后都闪耀着他们运筹帷幄的智慧之光。2013年,当马刺和热火成功会师时,帕特-莱利和波波维奇,这对当代最伟大的铁腕教父也终于有机会携手向世人诠释教父的两种极端人生了
在NBA说起教父,“红衣主教”奥尔巴赫本人就是这个词语的完美定义,他开创了NBA的教父文化,在他身上你能找到教父的所有基因。他是NBA史上最伟大的教练,同时又是最成功的高管,无论是交易、选秀、培养新人还是战术发明创新、定义联盟游戏规则,都无人能出其右
对于莱利和波波维奇而言,尽管他们的球队还称不上王朝,个人成就也远不能与奥尔巴赫相比,但他们的教父气质却已尽显无遗,球队的兴衰气数更是尽系于他们的一念之间。他们都是铁腕教父,战术都追求攻守均衡、但以守为主;治军则力求严苛,即使队内头牌也会被骂的狗血淋头
这两位铁腕教父有很多相似点:他们崇尚铁血防守,但又擅于精心雕琢进攻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麾下不乏巨星,但却总能打出团队篮球;他们的伟大固然难以复制,但还是培养出了一批还算优秀的门徒(和那位荣誉满身、但身后缺乏接班人的禅师比起来,这点更显得难能可贵)
在用人方面,波波维奇和莱利均喜欢重用球风强硬甚至有点脏的家伙,比如莱利在1997挑中的落榜男鲍文后来就成了波波维奇的首席防守悍将。莱利后来还选了同样是落榜男的哈斯勒姆;而波波维奇则重用过斯蒂芬-杰克逊并一直在重用马努-吉诺比利
延伸阅读:【NBA肮脏宗师都有祖师爷】[详细]
甚至他们被诟病的问题也很相似:无法降伏那些个性太强烈的球星。波波维奇在被罗德曼折腾得几近发狂、明知会成全公牛王朝的情况下也要赔本甩卖的故事曾是业内的一段笑话;莱利先是在湖人被沃西等人造反,后又被鲨鱼放出“毕生不会为莱利效力”的誓言。
注:1995年,时任马刺总经理的波波维奇在实在无法降伏罗德曼后将其送到公牛,用两届最佳防守球员和四届篮板王(截止到1995年的荣誉)仅换来了一个公牛的替补中锋威尔-普度和一点零钱。罗德曼来到公牛后除了对禅师的执教魅力赞不绝口外,还一再贬损波波维奇的管理策略。莱利则因为推崇魔鬼训练而导致很多球星明确表示不愿为其效力,奥尼尔、佩顿等人都曾表示过这一点[详细]
是的,莱利和波波维奇很相似。不过,如果你能找到一千个他们的相似点,那么同时你就会找到一万个他们的迥然差别,因为他们始终在践行了两种不同的教父理念。就如同他们今日在各自球队担任的职务一样,莱利骨子里是个总经理,他更喜欢靠大交易组建球队;波波维奇则是教练,更擅长内部挖掘潜力
组建三巨头既是莱利生涯最大手笔,也是莱利教父生涯的一个缩影。除了韦德外,他麾下的球星几乎都是通过交易得来的。自从1995年加盟热火后,他总是每隔几年就连连祭出大手笔组建一支崭新的球队,而一旦发现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后便会马上洗牌、另起炉灶
莱利的大手笔向来疯狂。1995年初来热火的他在那一赛季除了保留格伦-莱斯等个别明星外几乎将全队换了一个遍,这种清洗式建队策略让很多人指责莱利其实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力,因为在之前的湖人和尼克斯,莱利一直渴望却从不曾获得过这种独揽人事大权的机会
在折腾一个赛季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32胜50负,无缘季后赛)后,莱利马上在1995年11月将莱斯踢到了黄蜂换来了莫宁。然后又在交易截止日前,换来了勇士的蒂姆-哈达威。一年后,他又连祭大手笔,搞来了马什本、P.J.布朗、丹-马尔利,就此组成了五星全明星阵容
作为NBA新军,热火却频频能挖走其他球队的球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莱利奉行金元策略。热火老板阿里森是佛州船王,身家惊人且全力支持莱利高薪砸人。而莱利除了砸钱外,口才出色的他总能为球星描述一幅美妙蓝图,就如同日后他在勒布朗面前甩出一袋戒指便征服了后者一样
最能体现莱利大手笔挖人策略的反倒是一次失败的案例。1996年夏,他用一份骇人听闻的7年1.05亿天价合约签下了一个青涩的二年级球员,那个人就是朱万-霍华德。莱利深信霍华德就是最适合搭档莫宁、哈达威的第三核心。此事震惊全美,很多总经理都指责莱利在哄抬物价
据说,莱利当时早已谋算好了组建三巨头的策略。和日后招揽LBJ、波什时劝说韦德降薪一样,在和霍华德达成默契的基础上,莱利劝说莫宁接受7年1.05亿的续约合同(按规定,莫宁甚至可以签和同届奥尼尔一样的7年1.21亿),然后又给霍华德开出了一份同样的7年1.05亿肥约
在此事发生后,NBA高管纷纷表示,热火已具备挑战公牛的实力。而被挖角的子弹队则大骂莱利太卑鄙,搞暗箱操作,要求NBA调查莱利。结果NBA一番调查后还真找到了莱利的漏洞:莱利计算有细微偏差,导致热火的薪资空间并不足以签下霍华德,于是NBA宣布签约无效。
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的三巨头大计破产,这次教训很深刻,但如你所知,失败也是成功之母。日后,当莱利筹备2010年三巨头聚首大计时,他提前几年就算好了薪资空间,然后悄悄收集了一批短期合约球员,这些合同均在2010年到期并最终让热火释放出了足以同时签下三巨头的超大薪资空间
尽管1996年没能组建三巨头阵容,但1997年莱利搞来了实力派球星马什本、P.J.布朗、丹-马尔利,热火就此跻身东部豪强。在连续登顶失败后,2000年夏,莱利再次把挖角的目光瞄向了黄蜂,他盯上了黄蜂1999年2月刚从湖人换来的全明星后卫埃迪-琼斯,最终琼斯先签后换加盟热火
关于琼斯这位全明星后卫如何被从湖人流放到黄蜂再辗转去了热火,并就此成为流浪汉的故事请参看《那些年,科比背过的黑锅》[详细]
在短短的五年内,黄蜂的两位全明星(莫宁和琼斯)被莱利强买强卖,可谓悲催之极。仔细看莱利的挖人策略其实很有规律:先舌灿莲花和球星达成默契,该球星便威胁母队,要么将自己交易去热火还能换点筹码,要么就等着自己变成自由球员后一无所获。就这样,莱利用微薄的代价连续挖角成功
很多人指责莱利违规私下接触球星,但却一直找不到证据。莱利向来精明,他只会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征服球星,从不会像森林狼的麦克海尔那样白纸黑字提前签合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的洗脑远比金钱的诱惑来的更有威力。所以,尽管莱利四处挖角,联盟却无计可施
莱利在2000夏除了挖来琼斯外,还7年6800万挖来了开拓者的蓝领大前锋布莱恩-格兰特。这次补强让热火原本就很劲爆的阵容进一步升级。但突然间,悲剧降临。前一秒,莱利还在踌躇满志、梦想总冠军,但后一秒,他就被告知,莫宁染上肾病、危及NBA生涯。
一直以来,莱利的频频挖角让同行们对他又恨又怕又无可奈何。所以,当莫宁患上肾病时,全联盟的经理们都暗自开心,死敌尼克斯的喉舌《纽约时报》更是称这就是莱利总是暗箱操作、急于求成的报应。事实上,莫宁患病的确与莱利有关。莱利平日对莫宁超负荷使用,即使莫宁受伤也会服食止疼片继续上场
莫宁的倒下让莱利很受打击。在热火连续跌出季后赛大门后,莱利在2003年将帅位传给了弟子大范甘迪,自己做起了专职总裁开始全心挖人。2003年夏他趁快船不备,以6年6500万挖走了“左手魔术师”奥多姆,随后又在选秀大会上选中韦德,热火就此开始了又一轮的重建
在2001-02和2002-03赛季连续无缘季后赛后,热火先后用乐透签选来了巴特勒和韦德,再加之之前挖来的埃迪-琼斯、布莱恩-格兰特、拉马尔-奥多姆,热火在大范甘迪的带领下开始重建
如你所知,莱利从来不是那种坐等球队缓慢重建、耐心期待年轻人成长的人,他要的是短时间内就能冲冠。2004年,莱利再度祭出大手笔,用三大主力奥多姆、格兰特、巴特勒换来了奥尼尔。当奥尼尔端着水枪、对着全城许诺要为这座城市带来一尊金杯时,莱利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当2005年热火兵败东部决赛后,莱利随后发动了NBA史上涉及人数最多的大交易,一桩涉及5队13人的交易让热火得到了安托万-沃克、贾森-威廉姆斯、詹姆斯-波西、安德烈-埃梅特,而热火只送出埃迪-琼斯一个主力外加一堆龙套。此外莱利还游说佩顿底薪来投,就此热火阵容空前奢华
拥有如此奢华的阵容,热火开局却只取得了11胜10负的战绩,随后莱利宣布大范因为家庭原因辞职,自己将重回帅位。如你所知,热火当赛季在莱利的带领下最终夺冠。很多人从大范下课一开始就认为这是场阴谋,莱利是在变相抢劫徒弟的胜利果实。
日后,大范甘迪在魔术走马上任后也表示,自己当时就是被解雇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家庭原因,更不是主动辞职
很多人替大范鸣不平:当初热火连续无缘季后赛,莱利随手将这个烂摊子甩给了徒弟。大范一步步陪着这支球队共同成长,好不容易熬成了夺冠热门,恩师却第一时间跳出来取而代之,实在令人不齿。至于大范的开局战绩不如人意?要知道,每个崭新的阵容都需要磨合,更何况热火阵容明显老迈
外界诟病莱利有好牌就立马出山,没好牌就让弟子玩,但有多少人真正想过,有好牌就真的一定能赢?刚过21场就解雇大范固然有些心急,但要知道,当时那支热火虽然奢华,但老兵居多,莱利已经输不起了。如果再浪费一年时间,这些老家伙的战斗力还能剩几何?
莱利耗尽心血才攒了一手好牌,所以他需要的是必须100%保证夺冠,而不是让一个经验不够的后辈试试运气。并且这个阵容年龄老化、所剩时日无多,所以他选择了亲自出马,力保万无一失。莱利事后说:“我知道这个阵容很老,也很需要磨合时间,但这些都不能当作失利的借口。”
注:从某种意义上,当年的热火和本赛季的湖人很相似,阵容奢华但老化严重,都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临时换帅。尽管换帅时都有人抱不平,称球队对主帅缺乏耐心、不给磨合时间、战绩差是因为欠缺磨合、阵容本身就有问题,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热火方面,教父级名帅莱利走马上任,最终克服所谓的重重困难、成功夺冠;而湖人放弃了禅师转身选择了一个生涯饱受诟病的丹东尼,最终首轮惨遭横扫。今昔一经对比,的确发人嗟叹。
所以,好牌一定要由好牌手掌控。NBA拿好牌的教练不乏其人,但最终能够率队建立不朽伟业的却屈指可数。尤其是当遇到那些明显有致命缺陷的阵容时,更需要有顶级名帅带领才能化险为夷。从这个意义上讲,莱利、禅师这个级别的名帅才显得异乎重要
在夺冠后,果如莱利所料,热火这些老兵很快斗志消散,最终莱利不得不再度大规模清洗球队、第N次开启重建。2008年2月在卖掉鲨鱼后,莱利甚至直接放弃了常规赛跑到NCAA去准备选秀。这次他要一门心思备战2010年自由市场,所以他再度引退,将帅印给了另一个弟子斯波尔斯特拉
当2010年组建三巨头成功后,很多人都预言,莱利有了好牌就会再度出山,但莱利并没有这么做。2005年,因为球队老兵居多随时可能解体,莱利必须立时夺冠,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解雇了弟子;而如今三巨头都正值壮年,斯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他们共同成长,所以莱利才充分放权
从1995年到2013年的今天,莱利的热火似乎一直都在不停交易、洗牌,直到洗出总冠军,这就是莱利的风格。至于培养菜鸟,抱歉,我是来夺冠的,不是来培养菜鸟的。有人说莱利出身湖人,他四处挖人的建队理念也都带着强烈的湖人风格,迷恋巨星的热火就是一个迷你版的湖人王朝
在莱利时代,热火的菜鸟最终被培养出来的就只有韦德一人,其余诸如08年榜眼比斯利、02年的巴特勒等诸多新秀都早早被当作筹码甩卖一空,更多的时候,莱利甚至直接甩卖选秀权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莱利一生执教过湖人、尼克斯、热火三队,在尼克斯和热火他都集教练和人事权于一身,并渐渐成为一代教父,可谓风光之极。但曾经他的最大梦想却是留在湖人,率队夺取尽可能多的冠军,只是他后来不幸闹出更衣室兵败才因祸得福走上了这条教父之路
莱利前半生的最大成就就是发明湖人的“表演时刻”,那时的他只需要想办法把杰里-韦斯特给他找来的明星们融合在一起即可。当然这也需要超强的个人战术设计素养,比如如何协调天勾与魔术师的球权就是一大难题。但总体而言,湖人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韦斯特和巴斯这些高层
80年代的湖人一度同时拥有四个状元,莱利就是率领着这么一支星光熠熠的湖人先后四次夺冠,但他深信自己还能做到更多,比如三连冠。1989年总决赛本是三连冠的最佳时机,湖人在总决赛前11胜1负,但随后他生生把魔术师和拜伦-斯科特双双练得重伤报销,湖人直接被横扫
延伸阅读:【榨干巨星!莱利领衔的魔鬼教练大盘点】[详细]
在总决赛被耻辱横扫后,莱利不认为自己的魔鬼训练有错,而是认为沃西难成大器,在魔术师伤退后无法独当一面。当年夏天,莱利和魔术师试图推动用沃西换魔术师的密友“单打王”马克-阿圭利,但这个提议被韦斯特否决。而一年后,沃西率人在更衣室造反,既是因为不堪忍受莱利的魔鬼训练,也是因为这桩交易
莱利在1990年夏宣布辞职,随后出任NBC解说员。虽然湖人对外宣称是莱利主动辞职,但大家都明白,湖人是在照顾莱利的面子,莱利就是被逼走的。在四次率队夺冠后却以这么一种方式狼狈离开,莱利满腹委屈。他认为这都是缺乏实权所致,他本想交易沃西却最终反被沃西赶走
莱利在NBC短暂蛰伏一年后,1991年他宣布接受尼克斯的邀请重新出山。鉴于在湖人的下场,莱利明确提出,必须给予人事大权。在当时,NBA只有个别名帅才有这种待遇,红衣主教的的得意门徒老尼尔森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雄鹿、勇士执教时均兼任副总裁,莱利要的也是这种待遇
莱利在尼克斯一番人员运作,再加之推行铁血打法,尼克斯一跃成为东部豪强,但时日久了,媒体总把球队崛起归功于莱利,而把连续输给公牛归咎于管理层,这让尼克斯高层很不爽。于是,1993年,尼克斯将格伦菲尔德提升为总经理,这无疑就是在剥夺莱利的人事权
其实尼克斯当时的氛围很类似于当时的公牛。球迷把公牛夺冠归功于乔丹、禅师,然后总变着办法贬损以杰里-克劳斯为首的管理层,尽管克劳斯才是公牛王朝建筑师
格伦菲尔德上任后的核心蓝图是抢夺奥尼尔,用年轻的鲨鱼取代尤因。这让莱利很是不爽,因为与高层在这问题有严重分歧,1995年夏,莱利在与尼克斯还有合同的情况下转投到了热火队。莱利的叛逃让尼克斯高层很是愤怒,他们召开发布会声讨莱利,并要求联盟介入以惩罚热火
关于莱利与奥尼尔的过节、尼克斯遗憾错失奥尼尔的故事请参看《乔丹"助攻"湖人组建OK组合》[详细]
彼时的热火是联盟新军,正急需一位教父级的领路人帮他们迅速崛起。经小股东同时也是莱利的好友比利-坎宁安介绍,老板阿里森与莱利一见如故。鉴于在尼克斯被架空的前车之鉴,莱利要求出任球队总裁并给予10%的股份,名下产业众多、正愁无人管理热火的阿里森自然一口应允
图为莱利与阿里森签约场景,莱利以教练的身份拿到了10%的股权,这开创了NBA的先河
求贤若渴且身家丰厚的阿里森从一开始就放权给莱利让其放手大干,平日更是不计成本、全力支持莱利的金元挖人策略。面对尼克斯对莱利的声讨,阿里森先是拍出100万的赎身费,又拿出一个首轮选秀权,面对阿里森的豪爽,尼克斯就此才没话说
莱利加盟热火摇身变成教父,他的成功很快引领了NBA的新潮流。当时NBA在球员寻找下一个乔丹,而在管理层中则寻找下一个莱利。一时间,NBA各队四处出击,最终从NCAA挖来了两位“NCAA版莱利”。一位是里克-皮蒂诺(左),一位则是约翰-卡利帕里(右)
里克-皮蒂诺、约翰-卡利帕里当时就已是叱咤风云的NCAA名帅,之前也曾在NBA短暂执教过。在寻找新版教父的风潮中,他们分别被凯尔特人和篮网授予总裁、教练等要职。在那之后,出任教练还同时兼任总经理的还有小牛的老尼尔森、雄鹿的乔治-卡尔(年薪600万且有1%的球队股份)等人,但他们的队内地位都远不如莱利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凯尔特人王气衰退,奥尔巴赫年迈,伯德一直希望能接班从而重振绿衫王朝。但奥尔巴赫认为其缺乏经验,不敢以大事相托,所以伯德一直被投闲散置。老主教最终以10年5000万的惊人高薪聘请了皮蒂诺并着意将其培养为新一代教父,伯德就此含恨离开
在皮蒂诺签下10年5000万的高薪时,NBA很多准全明星球员年薪才300万,皮蓬更是只有228万。奥尔巴赫对皮蒂诺的期待之高由此可见一斑[详细]
莱利、皮蒂诺等多位同龄名帅纷纷以教父之姿独揽一队大权,这让禅师很是羡慕。禅师自问论执教功力和看人眼光不逊于任何人,但在公牛,因为有克劳斯在,自己只能屈身甘当一个毫无实权的教练。所以,日子久了,禅师的教父情结日益浓郁,最终还因此与克劳斯反目成仇
延伸阅读:【禅师:五次破灭 一生的教父梦之殇】[详细]
在莱利发起的这股教父风潮中,马刺也有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跟随者,这个人就是波波维奇。和莱利从教练进而兼任总裁不同的是,波波维奇是从先当总经理后兼任教练。1996-97赛季他执教马刺的首个赛季就拼命摆烂,最终成功获得了状元签并选中邓肯,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教父路
波波维奇的教父路从一开始就与莱利有着迥然的差异,莱利靠交易堆砌球星,而波波维奇则靠选秀培养新人。值得一提的是,波波维奇得到邓肯终成一代教父,而另一边,同样摆烂的凯尔特人的皮蒂诺因为错失邓肯,最终在波士顿苦干三年却毫无亮点,无奈之下狼狈离开NBA,教父梦也就此中止
延伸阅读:【科比邓肯本应联手去波士顿?】[详细]
和莱利这种从NBA球员到NBA冠军名帅再到NBA教父的超高起点不同的是,波波维奇只是个空军学院出身的球员并最终在海军学院当了教练,直到80年代后期有幸获得拉里-布朗的垂青才出任了堪萨斯的助教。也正是一路跟随着恩师布朗四处执教,波波维奇最终在1988年成了马刺助教
拉里-布朗的执教能力在NBA少有人及,但因为治军严明,经常与当家球星产生矛盾。他当时调教“优雅巨人”大卫-罗宾逊多次要求罗宾逊要放弃优雅变得更加强硬,两人因此矛盾不断。1992年,时任马刺老板的Red McCombs一怒将布朗及其教练团队统统赶走
日后大卫-罗宾逊渐渐领悟到了老帅要求他打法凶狠的苦心,两人才冰释前嫌,2009年入选名人堂时,大卫-罗宾逊专门邀请旧日的恩师拉里-布朗出人名人堂引荐人[详细]
在被马刺扫地出门后,布朗一纸荐书将将波波维奇推荐到了勇士主帅兼副总裁唐-尼尔森处。如果说追随布朗让波波维奇迷上了防守端渊渟岳峙的凝重的话,那么短暂辅佐尼尔森则又让波波维奇领悟到了进攻端的诸般随机应变的奇妙。此外,波波维奇还学到了球队运营的管理技巧
1993年马刺易主,新老板皮特-霍尔特请回了波波维奇并在1994年委以总经理重任。波波维奇在此后炒掉了两位教练,送走了不服管教的罗德曼,然后自任主帅,任由马刺摆烂一季才得到了邓肯。自从得到了邓肯,马刺战绩扶摇直上,从1999年更是开启了奇数年夺冠的神奇
军人出身的波波维奇向来治军严苛,再加上罗德曼的前车之鉴,因而波波维奇选人只选那些服从管教的球员,场上可以肮脏,但场下必须听从教诲。鉴于他的两位恩师布朗和老尼尔森均曾与核心球员闹翻而被赶走,波波维奇一直都尽力和邓肯、大卫-罗宾逊保持良好关系
拉里-布朗曾在76人与艾弗森闹得不可开交;老尼尔森则在勇士因为与克里斯-韦伯意见不合而最终被迫下课[详细]
和莱利这种出身湖人豪门、人脉深厚的冠军名帅相比,早期的波波维奇在NBA人脉稍嫌浅薄。他仅有的几个交易对象也无非是前东家勇士、两位恩师布朗和老尼尔森执教的球队。他曾一度试图引入勇士的斯普雷维尔,但在锁喉事件发生后,波波维奇便放弃了引入这个刺头的念头
一方面是受困于马刺的小城市市场属性,一方面则是早期的波波维奇人脉不深,更重要的是,马刺老板的身家财富比不上热火老板,所以波波维奇挑人更喜欢那些球风质朴、性价比超高的球员,比如他从老东家勇士那里苦求才求来的艾弗里-约翰逊,作风强硬且有领袖风范
艾弗里-约翰逊就是波波维奇引援风格的一个缩影。实用性第一、性价比超高,那些年波波维奇引入了克拉克斯顿、斯蒂芬-杰克逊等一批实力派球员。因为在NBA得不到超级明星,波波维奇干脆将目光投向海外,他雇佣一大批欧洲球探,最终帮他找到了帕克、吉诺比利、斯科拉等人
在禅师1999年加盟湖人后,OK组合开始了王朝之路。而马刺方面,大卫-罗宾逊垂垂老矣,邓肯一时也看不到打破湖人统治的希望。于是,2000夏天,跳出合同的邓肯开始认真考虑出路。当时他和格兰特-希尔共用一个经纪人,而他们的经纪人与魔术高层交好,两人差点抱团去了魔术
迟迟难以引来强援,还差点被人拐跑了自己的当家球星,这让波波维奇很是忧虑。从2001年起,他除了敦促帕克尽快成长外,还开始打起了当时还在太阳队的基德的主意,但太阳最终没看上马刺的筹码而把基德送到了篮网。2003年夏,海军上将退役,马刺得到了大量的薪资空间,波波维奇再次疯狂追求基德
波波维奇盛邀基德一家来圣城参观,并举行家宴款待,邓肯更是全程陪同,但基德为了妻子的主持人事业还是决定留守。没能追到基德,那年自由市场上还有莫宁、马龙、小奥尼尔、布兰德、米勒等。但尴尬的是,马刺有钱都花不出来,这些人都不愿加盟,最终只能用6年4200万签了内斯特洛维奇
那年,地球人都知道马龙佩顿想要戒指,马刺一早就联系他们。但据说,面对波波维奇的诚心约请,马龙连一起喝杯咖啡的机会都欠奉。圣城媒体很抓狂:你们要戒指?我们才是卫冕冠军呐;更何况,我们比湖人的薪资空间更充裕,来马刺起码不用拿底薪。但二老却更相信湖人的实力
这就是波波维奇当时的处境。大牌球星嫌弃马刺的小市场球队属性;暮年的老兵又嫌弃马刺阵容不够奢华、夺冠几率不如湖人;试图发起多方交易则又欠缺人脉;游说明星则又没有莱利那种舌灿莲花的口才。总而言之,波波维奇只剩一条路,那就是小修小补,尽可能内部挖掘潜力
所谓的内部潜力挖掘,就是耐着性子培养新人。从2001年开始,波波维奇也曾数次对帕克的投篮丧失信心,但助手R.C.布福德却再三请求波波维奇保持耐心。为了全力培养帕克等潜力股,波波维奇将总经理之位让给了布福德,自己专心雕琢战术和调教帕克
2003年这一年,就是波波维奇与莱利两种教父路的分叉点。作为冠军名帅出身的莱利,彻底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战术板,选择成为总经理,专心负责交易;而作为总经理出身的波波维奇却放弃了总经理职位,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比赛中,开始精心雕琢战术和培养新人
令波波维奇欣慰的是,帕克进步神速。2003年半决赛,马刺之所以能够扳倒湖人这座多年苦主,很大程度上就是帕克的速度对于湖人而言几乎无解。而另一位“淘宝货”吉诺比利则在2003年和2005年总决赛上均有惊艳发挥。也正是从2003年开始,马刺渐渐形成了GDP组合
除了培养潜力股外,波波维奇尽可能将战术体系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用体系将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或许对手有更高的天赋,有更多的巨星,有更强的单兵作战能力,但马刺需要做的就是先靠防守体系掐死这些巨星,然后用团队进攻去更简单地得分
除了为马刺量身打造一套战术体系外,波波维奇还建立了球队核心的传承文化。从邓肯一入队,罗宾逊就逐渐将核心地位让渡给邓肯;而随着帕克的崛起,邓肯又渐渐地将领导权移交给帕克。正是核心之间的这种和谐过渡,马刺才能做到从1997年至今一直屹立在NBA顶级强队之列
建立和谐的核心让渡文化,这就是马刺恒强的原因。或许波波维奇真的不如禅师那般擅长调教那些有个性的巨星,但波波维奇却保证了领袖权力的顺利交接,而湖人每次变更核心都要经历你死我活的大破大立。当然,核心之间争权夺利、经常上演宫斗也是一种球队文化
延伸阅读:【那些年,巴斯导演的湖人宫斗】[详细]
是的,稳定就是马刺最可怕的属性。湖人起则威武三连冠,落则狼狈跌出季后赛,而马刺虽然上限远达不到湖人的高度,但幸好下限却一直高于湖人。湖人五次夺冠期间,马刺或许要退避三舍,但一旦湖人衰退,马刺就会趁势而起并就此夺冠。
从某种意义上讲,湖人的球队文化和莱利的教父哲学是一回事,无论他玩“表演时刻”还是“铁血防守”,他最基本的诉求就是围绕顶级巨星打造战术,一旦巨星衰退,立马洗牌重建,犹如疾风暴雨。而波波维奇的哲学则相对温和,立足于内部挖掘潜力,实现核心过渡,稳中求变
图为公牛球迷讽刺莱利:“没有魔术师你就赢不了球。”
在90年代中期,在莱利刮起的那场教父旋风中,包括禅师在内的很多名帅高管都成为了追风者。但如你所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莱利的那种成长背景和人脉深度,莱利在自由市场游说时的那种堪比一流演讲大师的口才更是万中无一,至于阿里森这种船王老板更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莱利在90年代刮起的那场教父旋风和90年代的另一场旋风——“寻找下一个乔丹”有本质的共通点,那就是莱利和乔丹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可复制。当然,波波维奇是惟一一个在那场教父旋风中成功的追随者,但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擅长模仿莱利,而恰恰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人们都想成为莱利那样的教父,但莱利的教父之路却无人能复制;而波波维奇的教父路虽然相比于莱利的精彩刺激明显平淡很多,但可行性很强。所以,如今很多球队都从可行性的角度来学习马刺,争相聘请波波维奇的助手。马刺,堪称NBA当代的西点军校
延伸阅读:【马刺,NBA的西点军校】[详细]
这就是莱利和波波维奇。他们代表着两条不同的教父路。莱利的教父路更光鲜诱人,但对个人能力要求颇高,一旦失败则会身败名裂;而波波维奇的教父路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对于大多数球队而言可行性更高,即使失败也无致命打击。正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却反类狗。如果是你,你会选哪条路?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悦图推荐
真精明or太冷血?莫雷羞辱书豪麦蒂的启示
巨头降薪到底惹了谁?盘点科比领衔的受害者
韦德降薪再当嫁衣?热火队魂的小牺牲&大回报
实在很难将那个男人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波波维奇联系起来:急躁、精力充沛、热忱投入工作,波波维奇的马刺正在经历连续第16个年的季后赛征程。或许是辛特祖斯那醒目的头巾刺激到了波波维奇的神经,他本人也承认有时候会被愤怒的情绪所吞没——刚才关于rocker step(前后移步假动作),你到底听明白了没有?你确定想要购买季票?不过那已经是另一个年代的事了,那时候的马刺还不是四冠王,他们还没有连续14年常规赛至少50胜(若不是1998-1999赛季受停摆影响,就会是连续16年),AT&T中心18581个座位也并非场场座无虚席,波波维奇还未两次收获最佳主教练的荣誉,他还没有同时身兼球队总裁和教练。马刺无疑是团队的典范,他们以胜利、稳定、忠诚以及将所有争议都内部消化解决著称。波波维奇的咆哮则会成为这支球队的招牌。曾经,波波维奇是拉里-布朗的门徒,而如今,由波波维奇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在联盟其他球队管理层占据要职,并且他们都严格遵守波波维奇那套管理哲学。萨姆-普莱斯蒂无疑是最好的例子,他最初是在马刺管理层实习,如今是雷霆的总经理,去年西部决赛,这支年轻的球队在总比分0-2落后马刺的情况下连扳四场,上演逆转。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曾经导师相关的问题时,普莱斯蒂突然蹦了起来,就如同淋浴时被热水烫到了一般,这并非因为他说了些具有争议的言论,而是因为他不希望波波维奇认为自己轻率地说些过分恭维的话。普莱斯蒂提及马刺主帅不久前给他一本书,可再三考虑后,他还是决定不透露书名。“从某种程度上说,”说这句话的时候,你能从普莱斯蒂脸上读出腼腆,“我想我身上仍然留有马刺的印迹。”诚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这位大师,尽管不愿承认,但大多数对手球队都尊重波波维奇,此外还有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NBA总部。众所周知,在客场让主力球员休战这个问题上,波波维奇和NBA总裁大卫-斯特恩有着严重的分歧。最近一次(去年11月29日,马刺客场战热火的比赛在全美直播,可波波维奇在赛前将蒂姆-邓肯、马努-吉诺比利和托尼-帕克送回了家)冲突的结果就是马刺被罚款25万美元。“我一直都很享受与波波的这种个人互动,他对NBA有着独特的看法。”斯特恩这么说。波波维奇共和国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靠近它的人难以抗拒。已经报道马刺六年的《圣安东尼奥新闻快报》记者杰夫-麦克唐纳德这么说:“我也没法确定,但是当你开始追踪报道波波后,就仿佛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注: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你开始对报道的对象产生一种感情。”熟悉波波维奇的人会用聪明、有趣、有同情心,甚至是热心肠来形容他。可其实,当你再次和一个许久不见的人碰面,明明心里很清楚这家伙巴不得你赶紧坐上第一班飞机离开圣安东尼奥国际机场,却得到了一个如兄弟般热情的拥抱,无疑会感到十分迷茫。“如果是在计划任务之外,波波压根懒得理睬。”名人堂中锋大卫-罗宾逊这么说,当他于1989年加盟马刺时,波波维奇还是布朗的助教之一。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绝对是在马刺比赛计划之外,那就是比赛期间在场边接受记者的采访,这是NBA对球队主帅的强行规定。而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TNT著名记者克雷格-塞格尔身上。“我总是尝试问一些他不能简单地用‘是’或者‘不’来回答的问题。”塞格尔说,“但往往以失败告终。例如,我会问:‘你觉得第一节打得怎么样?’波波会说:‘没想法。’或者我会问:‘为什么你们会在篮板上落后?’他会回答:‘你想我怎么做?把他们统统都换下来?让他们去打NBDL?’”有一次,塞格尔在比赛前看到波波维奇,马刺主帅看上去比平常更为阴郁,明显心情不佳。“你看上去就好像你的狗死了。”塞格尔说。而波波维奇回答:“没错,还真被你说对了。”于是塞格尔掏出自己的笔记本,打算记下来,但被警觉的波波维奇给拦住了。“如果你在电视上提到这事,明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门口就会有1000条狗。”可即便如此,和大多数媒体人一样,塞格尔对波波维奇有一种莫名的情感。“人们总是问我,波波维奇是不是一个混蛋?我会说:‘其实他是体育界最伟大的教练之一。’”波波维奇深谙适可而止之道,即便是和塞格尔斗嘴,他也会很自然地从这位名记的口袋中掏出手帕来擦汗,类似的情况至少出现过一次。这一切都使得圣安东尼奥唯一一支体育球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波波维奇式文化。马刺后卫吉诺比利说:“每当我和其他球队的球员谈论某些事情,最后我都会听到他们说:‘没错,可你是在马刺啊。’他们的意思就是:‘OK,你们总能找到办法,赢得胜利的。’”16年来,让邓肯高兴,并且保持健康是波波维奇的头号任务。波波和蒂姆:严厉和坚韧,就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他们是当代NBA的“红衣主教”和拉塞尔。波波维奇是少数几个能让“大基石(Big Fundamental,邓肯绰号)”倾心交谈的人,邓肯可不会视波波维奇为那个总是折磨自己的家伙。“波波总是照顾我,无论我是否知道。”邓肯说,“对我来说,波波就是导师,如同父亲一般。这是很难得的,我知道我有多么的幸运。”一路走来,波波维奇从当初那个在埃利奥特眼中“典型的海军陆战士兵”,变成了如今埃利奥特口中“颇有文艺复兴时期气息的人”,那时候,埃利奥特受够了平头波波维奇的“雷厉风行”,而现在他是其在电影以及品酒方面的引路人。还在参加马刺大篷车之旅时,波波维奇和埃利奥特就如同西斯克尔和埃伯特(注:长达二十年的影评节目双人档),经常会为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影而进行激烈的辩论。波波维奇更钟爱诸如法国新浪潮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之类的电影。“他就喜欢那种晦涩、配字幕,到最后什么都没发生的电影。”埃利奥特更喜欢施瓦辛格式的动作片。波波维奇则说:“如果电视上出现施瓦辛格拿着枪或者有人撞车的场景,肖恩肯定会给那部片子打A。”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利奥特发现自己逐渐爱上独立电影。“波波的影响。”他一边说一边耸了耸肩膀。波波维奇堪称是葡萄酒专家:他是位于俄勒冈一家名叫A to Z Wineworks葡萄酒公司的股东之一,他家的酒窖里藏着3000瓶上等葡萄酒,他在葡萄酒上的投入之巨超乎你的想象,当他带队员或者球队其他工作人员外出就餐时,会喋喋不休地谈论布鲁奈罗葡萄酒和马尔萨维葡萄酒。“我曾经和那些澳大利亚、加州司机一样(对葡萄酒一窍不通),但现在我也开始变得有怀旧情调了。这还是因为受到波波的影响。”埃利奥特说。波波维奇懂的可并不只有葡萄酒。他会塞尔维亚语与塞尔维亚球员沟通;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雷蒙托夫这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英文版);珍藏稀有的初版书;被他的朋友们认为是瑞典历史以及美国政治学方面的顶级专家;他选餐馆,需要参考三本旅行和度假相关的杂志。哦,对了,波波维奇还是拉里-布朗结婚时的伴郎。
本文来源:体育
作者:Marat
责任编辑:
王芙蓉_NS6318
1
2
3
4
5
相关文章